摘要
职业卫生是包括有害工作场所内的,设备、环境、作业人员、产品、工艺、技术等全面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统称。职业卫生重要任务是治理、评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最根本的途径是改进工艺,改进或采用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使劳动者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而实现一级预防。
职业卫生是包括有害工作场所内的,设备、环境、作业人员、产品、工艺、技术等全面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统称。职业卫生重要任务是治理、评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最根本的途径是改进工艺,改进或采用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使劳动者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而实现一级预防。
职业卫生
“三级预防”
职业卫生的“三级预防”原则:
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
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事故进一步发展。
③三级预防,对已患职业bing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
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个人常用
防护用品
个人常用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1)防护服
1)白帆布防护眼能使人体免受高温的烘烤,并有耐燃烧的特点,主要用于冶炼、浇注和焊接等工种。
2)劳动布防护服对人体起一般屏蔽保护作用,主要用于非高温、重体力作业的工种,如检修、起重和电气等工种。
3)涤卡布防护服能对人体起一般屏蔽防护作用,主要用于后勤和职能人员等岗位。
(2)防护手套
1)厚帆布手套多用于高温、重体力劳动,如炼钢、铸造等工种。
2)薄帆布、纱线、分指手套主要用于检修工、起重机司机和配电工等工种。
3)翻毛皮革长手套主要用于焊接工种。
4)橡胶或涂橡胶手套主要用于电气、铸造等工种。
戴各种手套时,注意不要让手腕裸露出来,以防在作业时焊接火星或其它有害物溅入拍内造成伤害;操作各类机床或在有被夹挤危险的地方作业时严禁戴手套。
(3)防护鞋
1)橡胶鞋有绝缘保护作用,主要用于电力、水力清砂、露天作业等岗位。
2)球鞋有绝缘、防滑保护作用,主要用于检修、起重机司机、电气等工种。
3)钢包头皮鞋用于铸造、炼钢等工种。
(4)安全帽
1)帽内缓冲衬垫的带子要结实,人的头顶与帽内顶部的间隔不能小于32毫米。
2)不能把安全帽当坐垫用,以防变形,降低防护作用。
3)发现帽子有龟裂、下凹和磨损等情况,要立即更换。
(5)面罩和护目镜
1)防辐射面罩主要用于焊接作业,防止在焊接中产生的强光、紫外线和金属飞屑损伤面部,防毒面具要注意滤毒材料的性能。
2)防打击的护目镜能防止金属、砂屑、钢液等飞溅物对眼部的伤害,多用于机床操作、铸造捣冒口等工种。
防辐射护目镜能防止有害红外线、耀眼的可见光和紫外线对眼部的伤害,主要用于冶炼、浇注、烧割和铸造热处理等工种。这种护目镜大多与帽檐连在一起,有固定的,也有可以上下翻动的。
(6)安全带
安全带是防止高处作业坠落的防护用品,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在基准面
2)使用时应将安全带系在腰部,挂钩要扣在不低于作业者所处水平位置的可靠处,不能扣在作业者的下方位置,以防坠落时加大冲击力,使人受伤。
3)要经常检查安全带缝制部分和挂钩部分,发现断裂或磨损,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如果保护套丢失,要加上后再用。
(7)防酸碱用品
防酸碱用品是保护工人在生产作业环境中免受酸碱危害的个体防护用品。按防护用品原料可分为:橡胶防酸碱用品,塑料防酸碱用品和毛、丝、合成纤维织物防酸碱用品等类;按起防护部位可分为;防酸碱工作服、手套、靴、防酸面罩和面具等类。
劳动者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哪些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1、要从自我做起,主动参与岗前或在岗期间培训;
2、要遵守职业安全卫生规程,培养良好的操作行为,杜绝违章操作;
3、要主动创建清洁的作业场所,做到物品有毒和无毒分开,有用与无用分开,有用物品分类存放,无用物品及时处理;
4、要熟知作业场所、设备、产品包装、贮存场所、职业危害事故现场等醒目位置设置的职业安全卫生警示标识的含义,并遵守警示标识的规定;
5、要经常检查、维护职业卫生安全装置和防护设施,使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不得随意停止使用或拆除;
6、要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劳动者应当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提高自身保护意识;
7、要主动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在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都要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体检后劳动者要索取检查结果或诊断证明书,检查结果或诊断证明书可以作为维权的证据;
用人单位
职业卫生防治管理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哪些职业卫生防治管理措施:
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卫生防治工作。
2、制订职业卫生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
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健康监护档案 。
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
6、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7、定期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卫生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